清代乾隆皇帝弘歷,在位當政六十年,終年八十八歲,這一壽齡既使在現在也是高壽的了,而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。民間流傳著很多關于乾隆與
茶的故事,涉及到種
茶、飲
茶、取水、
茶名、
茶詩等等與
茶相關的方方面面。
相傳,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,曾四度到過西湖
茶區。他在龍井獅子峰胡公廟前飲龍井
茶時,贊賞
茶葉香清味醇,遂封廟前十八棵
茶樹為“御
茶”,并派專人看管,年年歲歲采制進貢到宮中,當然
茶客就是他本人,“御
茶”至今遺址尚存。乾隆十六年,即1752年,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,在天竺觀看了
茶葉采制的過程,頗有感受,寫了《觀采
茶作歌》,其中有“地爐微火徐徐添,乾釜柔風旋旋炒。慢炒細焙有次第,辛苦功夫殊不少”的詩句�;实勰軌蛟谟^察中體知
茶農的辛苦與制
茶的不易,也算是難能可貴。
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,而是“知老讓位”的。傳說在他決定讓出皇位給十五子時(即后來的道光皇帝),一位老臣不無惋惜地勸諫道:“國不可一日無君呵!”一生好品
茶乾隆帝卻端起御案上的一杯
茶,說:“君不可一日無
茶�!边@也許是幽默玩笑之語,也許是“我應該退休閑飲”之意,或者是兼而有之。乾隆在
茶事中,以帝王之尊,窮奢極欲,倍求精工,什么排場都可以做得到。他首倡在重華宮舉行的
茶宴,豪華隆重,極為講究。據徐珂《清稗類鈔》記載:“乾隆中,元旦后三日,欽點王公大臣之能詩者,宴會于重華宮,演劇賜
茶,命仿柏梁體聯句,以記其盛,復當席御詩二章,命諸臣和之,歲以為常�!彼€規定,凡舉行宴會,必須
茶在酒前,這對于極為重視先后順序的國人來說其意義是很大的。
乾隆六十年(1796年,他是在這一年讓位的)舉行的千叟宴,設宴八百桌,被譽為“萬古未有之盛法”。與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,賦詩三千余首,參宴者肯定都是當時的非一般人,卻似乎沒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。
品
茶鑒水,乾隆獨有所好。他品嘗洞庭中產的“君山銀針”后贊譽不絕,令當地每年進貢十八斤。他還賜名福建安溪為“鐵觀音”,從此安溪
茶聲名大振,至今不衰。
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
茶如命,在北海鏡清齋內專設“焙
茶塢”,悠閑品嘗。他在世八十八年,為中國歷代皇帝中之壽魁,其長壽當與之不無關系。當然他身為皇帝,使用的延年益壽之術肯定很多,喝
茶是他養生之一法。中國古代的許多防老術效果并不好,一些“丹藥”之類更是弊多益少,唯有飲
茶可能是唯一能夠長年不厭、裨益多多的嗜好。